如何使標志具有商業(yè)價值并兼有藝術欣賞價值的符號
添加時間:2014-03-10 來源: 瀏覽人數:2892
|
標志設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遠的年代,它伴隨著經濟、政治的不斷發(fā)展,逐漸從較為原始、單純的形式,發(fā)展到今天己成為一個重要的藝術設計門類,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宅它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。對標記、符號的色彩運用向樣也是古已有之,在東方,不同等的社會階層、哲學概念、商業(yè)門類等幾乎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圖形色彩體系,有些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,例如中國的龍紋與明黃色是帝王專有的圖形與色彩,民間是不能使用的。這種類似象征主義的色彩設定方式對今天的標志設計仍具深遠影響。 由于時代的改變,意識的更新、技術的革命,市場的拓展等原因,對標志設計的理解、分類、作用、前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認識,當然也包括標志的色彩問題,但無論理解有多么不同,衡量一個標志設計乃至色彩設定的成敗,仍然是有其標準可遵循的,其中包括:概念傳達準確、視覺演繹合理、優(yōu)美的形式、識別性強、符合市場推廣等等。在本章節(jié)中,我們嘗試對作為商業(yè)設計的標志設計色彩作相應的分析與研究。 標志色彩與主體的關系 標志色彩設計的前提是前期市場調查與定位分析。分析確定企業(yè)、機構的理念、精神、核心價值觀,無論是標志的圖形還是色彩都應兼顧“企業(yè)理念的準確傳達”與“藝術化、有新意的畫面表現”這兩方面因素的考慮。我們不應回避在概念的傳達工作中所遵循的規(guī)則與經驗,記得曾在一本專業(yè)雜志中看到一篇關于標志設計發(fā)展趨勢的文章,文中著力闡述“后現代主義”設計的優(yōu)點、代表進步的方向,而傳統(tǒng)計方式已經落伍,但是我們注意到文中所舉實例中代表“落伍”—的標志,其機構均為市場化、大眾化產品,而體現“后現代主義”格的標志則是俱樂部、協(xié)會、搖滾等文化個性很強的行業(yè),事實上,們代表的是行業(yè)特點不同、文化含量不同的主體,這些不同的主體形象的設計形式開發(fā)中“限制與突破”的空間是不同的,我們不立拋開主體空談標志設計的圖案、色彩形式。 標志色彩的調性 (1)營造色調:標志的色彩是依附于黑白素描骨架上的美麗衣裳,一幅作品具有明確的色調,也就是在一幅作品上表現的情感,它應該是動人的,有回應的。設計者首先應該在設計期間進入狀態(tài),與設計的主體同呼吸共命運,應具有很深的情感,不然就無從談色調的情感傳達。就算勉強搞出色調也不會打動受眾。情感是從具體的聯想中產生的,是通過圖形、色彩、文字構成的空間、環(huán)境共同營造而成的。 色調可以簡單地分為暖色調和冷色調。暖色調和冷色調并不是絕對對立的,一幅感人的作品往往是暖色與冷色的對立統(tǒng)一,換言之是對立統(tǒng)一在暖的色調下或都統(tǒng)一在冷的色調下。為了獲得設定畫面合色調的能力,可以通過色彩構成的專業(yè)訓練與實戰(zhàn)經驗的積累兩條途徑。 營造設計作品的色調,還需在動筆之前確定作品的基本氛圍,這種氛圍直接影響色彩冷暖、濁清等色調的設定,它是“主體理念,受眾審美,設計者靈感”三者的統(tǒng)一,應仔細加以推敲。 (2)色彩的主次關系:當一幅作品在決定了色調之后,還要考慮它的主次關系。一般來講即指畫面間元素的對比與調和,事實上對比調和是分不開的,一件作品之所以識別性強、感人,往往是因為在色的處理上獲得了對立統(tǒng)一,它包括了調和與對比,冷與暖、明與暗等,一個畫面中主色往往決定其調子與方向。 在主色決定后,要考慮采用什么顏色來配合它們之間的比重,并確定調和到什么程度?對比到什么程度?這些度的把握仍然要服從前戰(zhàn)略方向所規(guī)定的畫面氛圍。所以,決定主色及其比重很重要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