輔助圖形的作用
增強視覺識別系統(tǒng),更吸引人關注,更好地傳遞企業(yè)的特征(也就是企業(yè)所要營造的給人的第一印象)。增加了設計的適應性,當某些情況,logo本身無法很好地去表現(xiàn),就能通過。輔助圖形與其他視覺基本要素去體現(xiàn)(例如與VI系統(tǒng)中的字體或顏色去體現(xiàn))。豐富設計,提高視覺沖擊力引人注意。
輔助圖形提煉設計方法
1、直接運用完整的LOGO本身
通過填充顏色或其他視覺手法(例如放大、重復排列),讓LOGO“圖案化”(也就是拿完整LOGO去不同呈現(xiàn))。
2、提取LOGO局部
通過填充顏色或其他視覺手法(例如放大、重復排列)利用“完形心理”讓人聯(lián)想到LOGO。
完形心理:指人有一種將他看到、聽到、感知到的形象復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心里傾向
3、提取LOGO部分元素和另外個性化元素相結合。
4、重新打造與現(xiàn)有LOGO較強關聯(lián),但更具感染力的輔助圖形。
5、重新打造與LOGO不相關,但與品牌相關的輔助圖形,通常在僅有文字LOGO的品牌用得比較多。
6、打造多個輔助圖形,并給予每種輔助圖形不同功能與用途。
7、把輔助圖形通過復雜的編輯技巧來呈現(xiàn)(通常會用圓點、直線、幾何形狀、色面來編輯)。
Best Buy為了適應店內(nèi)不同的活動應用場景,以文本泡泡作為輔助圖形的基本樣式,在泡泡的外形、尺寸、描邊顏色上下功夫,制作出不同信息層級的泡泡家族來應對復雜的使用需求。
在提取輔助圖形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輔助圖形的意義和獨立性不能超過LOGO。輔助圖形不能是一個沒意義的存在。要從實際使用情況出發(fā),考慮與其他基本要素搭配是否合適。不是任何LOGO都能提煉出好的輔助圖形,這時可能通過標準色來搭配更理想。輔助圖形不是一成不變的,它能根據(jù)所用媒介與版面大小進行變化。
|